#历史与神话的交汇 - 印度十六国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林太著印度通史的第三章摩揭陀王国的兴起。
//我对印度历史和神话不太熟,有错误请at我。
摩诃婆罗多28集,小太阳被种族制度耽误的时候,毗湿摩提到东方国度。
根据俱卢和般遮罗的传统,只有刹帝利有资格操持武器与格斗之术。
在bilibili字幕里,有朋友提到:
'东方国度就是摩揭陀王国,佛教中心,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前身。'
另一位字幕君提到:
'摩诃婆罗多原著和剧里都有一个隐藏大背景就是以俱卢为中心的印度河-恒河上游西方文明与以摩揭陀为中心的东方文明间的争霸。'
在摩诃婆罗多的妖连相关章节也隐隐描述了俱卢和摩揭陀之间的争斗。
//顺便提一句,摩诃婆罗多里妖连王的摩揭陀奉shiva为尊,甚至为shiva举行人祭。毗湿奴则站在俱卢这边。俱卢与摩揭陀的争斗,是否也伴随两神崇拜之间的冲突。
去查了摩揭陀的历史,才发现俱卢和摩揭陀同为十六国时期的国家,而摩诃婆罗多所讲述的历史很有可能就是十六国时期。
讲述印度十六国时期,先要从雅利安入侵开始。
'公元前 600 年左右,雅利安人部落散遍整个北印度,并在各地定居下来。这些地区一般以定居部落命名,形成血缘加地域的国家。'
'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5 世纪,北印度开始了从小邦林立到统一的政治国家的进程。较强的一些王国不断吞并邻邦,从喀布尔河流域到哥达瓦里河两岸,逐渐形成了十六国。'
古代印度十六国时期的地图:
其中比较熟悉的是:
俱卢,般遮罗(黑公主的娘家),摩揭陀,犍陀罗(甘陀利公主娘家),车底(童护)。
//没有找到黑天的秣菟罗,有其他译名?
在摩诃婆罗多中,持国娶了甘陀利与 犍陀罗 联姻,般度五子娶了黑公主 与般遮罗联姻 。
十六国期间,正处于游牧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转变,共和政体向君主政体转变。在摩诃婆罗多里人民大会是原始共和政体的残留,而坚战念念不忘的王祭则是君主政体的体现。
'此时王权已大大加强,王位成为世袭。国王加冕礼后,就开始一整年的王家祭祀,赋予国王神性。特别祭祀几年以后,还要举行一些献祭,再一次强调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祭祀的形式很多,最有名的是“ 马祭 ”,让一匹特定的马自由驰骋,有时长达十日,然后国王宣称马蹄所经之处皆为王土。这些献祭涉及数以百计的祭司和大群牲畜,壮观的场景时时提醒臣民不忘君主的神圣。'
王祭的现实意义是赋予国王神性,在摩诃婆罗多的表述就是王祭让国王升上天堂与因陀罗共享万世繁华。
除了生产方式和政体变化,随着城镇涌现,商业和手工业出现,河流构成运输网,成为贸易中心。 控制恒河平原就在战略和经济上都拔头筹。
故而十六国末期,恒河流域四个大国 阿槃底、跋沙、侨萨罗和摩揭陀 相继崛起。// 侨萨罗的侨为竖心旁,输入法里找不到。
四雄争霸中,摩揭陀国统一恒河流域。
摩诃婆罗多所发生的年代,可能是印度十六国时期,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在神话里,俱卢是主角,而在历史中,妖连王的摩揭陀笑到最后。